父母的“负罪感”会伤害亲子关系。有的父母容易莫名对孩子有一种负罪感,尤其是网课当前,这种负罪感会特别强烈,总觉得要让孩子多学一点儿,否则就是对他不负责任,于是变得比平常更加严苛。父母自己可能无法察觉这种负罪感,但的确会影响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影响亲子关系。父母总希望自己的严厉能为孩子的人生提供更强助力。实际上,久而久之,孩子厌学的概率倒是会增大很多。(江苏省靖江市城北小学 鞠锋)
居家学习内容应该是多样化的。我们应反思一下“停课不停学”的“学”究竟是学什么。走出惯性思维,这个“学”的内容应该是多样性的:对知识的温习和预习,对社会实践的观察思考,对亲子活动的落地生根,对兴趣爱好的培养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感谢这么一段特殊的“不停学”时光,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机会。学校的“不停学”指导规划多往这方面倾斜一点儿,家长的“不停学”督促多在这方面注重一些,就会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又岂会在“停课”中落伍?(四川省开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彭辉)
家长之所给,不是孩子之所求。很多家长努力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并竭力保护孩子不受到任何伤害,但几乎不给孩子真正渴望得到的陪伴和心灵的沟通。结果孩子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过度保护又使孩子心理变得极度脆弱。在家上网课,会使这些平时积累的问题暴露出来。当遇到学习困难时,希望家长不要立刻斥责孩子,而是与孩子好好交流,一起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殊不知,孩子在恐惧之下的学习效率会更低,学习问题也越积越多。问题和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亲子关系必然带来负面影响。(山东省肥城市老城街道百尺小学 洪艳)
唯有适当放手,才能“智服神兽”。刚开始在家上网课的前两天,我时刻关注着正上高三和初三的两个孩子,就怕她们注意力不集中。结果俩孩子一起抗议,并建议我充实自己的生活,别老盯着她们。想想确有道理,与其严防死守,不如痛快做“沙漏”,给彼此一个缓冲空间。我开始给孩子们绘制高考和中考日历,做美食、写文章、养花草,转移自己注意力,偶尔提醒她们一下。最重要的一点,是预防和疏导孩子有形无形的焦虑情绪。距离产生美,适当放手,反而“智服神兽”,亲子和美。(河南省济源市太行路学校 曹玲)
居家学习应该是孩子的自主行为。学习本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只需给予督促和配合。但实际生活中,学习却好像变成了家长的事,才有了辅导作业鸡飞狗跳的尴尬局面。只有孩子觉得读书是自己的事,才会有内在的自觉和动力。比如有些山区的学生为了上网课,只能去别人家蹭网或到山顶一蹲就是几个小时,是因为他们内心知道学习的重要和珍贵。“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是终身的事,是25岁前最重要的事。”这一点,家长和孩子应该达成共识。(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黄荆庄小学 夏玉珍)
家长不妨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疫情居家期间,儿子承担了洗碗、丢垃圾、晾衣服等家务劳动,还学习了做菜。有时把孩子当大人一样看待,他们会更有责任感和自信心。此外,父母也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和孩子坦诚交流自己的心情,比如因为疫情引发的焦灼不安,或者因为减薪甚至失业带来的情绪波动,同时引导孩子学会做情绪的主人。父母在孩子面前适当示弱,是一种智慧,孩子会觉得自己是被尊重和平等对待的独立个体。(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刘荣秀)
要思考原因,不要盲目指责。网课是特殊时期的应对之策,在疫情氛围下,人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孩子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是正常的。家长要放平心态,理智面对,遇到孩子不按时上课、不及时完成作业等情况,要平心静气思考原因,而不要盲目指责。如果是孩子听课有困难才不愿意上网课,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出谋划策,或加强预习,或与同学交流,或向老师请教。一味责备和生气,既于事无补又伤害亲子感情。(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十六中学 曹秀芳)
不要只功利地盯着孩子的成绩。被迫在家上网课,天性好动的孩子几乎丧失了活动空间,又得每天完成学习任务,压抑的情绪很容易爆发。家长面对孩子的“不听话”或“效率低下”,更是心力交瘁,甚至滑向心理崩溃的边缘。这时若仍旧一味盯着孩子的学业成绩不放,坚持唯分数论,而看不到孩子内心的需要和身心健康的重要,势必发生亲子之间的冲突。(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蓬中华侨小学 谢月贤)
家长和老师都需要精心“备课”。网课,恰似一门考验家长智慧的家庭教育实验课,需要家长认真“备课”,对孩子居家学习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一定预判和准备,才不会遇事就急躁上火,束手无策。家长备课时,要多备一份耐心、一份理解、一份宽容。孩子学习之余,家长可以花心思准备一些实用又温馨的亲子活动,化解孩子上课的疲惫。当然,老师们也在花心思精备课,让网络课堂变得形式多样、生动有趣。这样两相结合,孩子们就不会觉得上网课是件痛苦的事情了。(湖南永州潇湘源学校 熊振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