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晚上七点半,兴国县红军子弟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江卜金和他所在班级的学生准点踏入抖音直播间。和往常一样,江卜金梳理了作业完成情况,找出错误高频题,并挑选了几道题型进行讲解。
周一至周五每天一小时的直播课,江卜金都要花一个下午备课,他是此刻坚守在教育教学岗位上八千兴国教师的一个掠影。
聚变之旅
2月4日,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教学指导意见,全民网课元年开启,江西省也以优质录播课为主要载体开始了自己的“云端之征”。
接到省市关于开课的部署时,兴国县教科体局教研室立即对线上教学开展后将会出现的状况进行全方位预判。一方面开启线上学习,和教学有关的前后流程全部需要重构,线上转型将会经历教学监管、课程辅导、作业批改等格外艰难的挑战;另一方面,远程录播教学相较于平台直播有较完整的教学环境和系统的教学体系。但课程缺乏互动,节奏普遍偏快,学困生将无法适应进度。
教研室立即分组对各校进行了在线指导,建议学校建立层级管理,对线上学习制定精细方案,并尽早着手对各种教学应用软件进行调研、遴选、统配,以减轻家长和教师的负担。
全省线上学习开播在即,兴国的所有学校都行动了起来。从教导处到年级组、学科组再到教师个体的线上教学体系先后建立。
隆坪小学一早就制定了《线上学习一日常规工作一览表》,课前提醒、听课笔记、作业设计、讨论交流、在线辅导等流程都被安排得合理精细。
兴国中学电教室和兴国一小教导处开始根据学校的特性尝试并甄选各种教学软件,学校还就APP软件的功能操作编辑成说明书,并进行线上培训,向全校教师推广。
云端课程开启
2月10日,一度停摆的教育教学终于在云端重现。
兴国三中的教师每周都会根据课程进度做好导学案,发送班级群,帮助学生们明确学习目标。
平川中学和将军中学的教师想方设法、自掏腰包收集全国各地的学习资料,整理成册送达每一名学生手中。
课程开始,大家也没闲着,一边听课一边记录,一边向名师学习上课技巧,一边根据本班学生情况,梳理出重难点,分析作业该如何设计。一堂课结束,许多教师的听课笔记都是满满当当。
下课后,兴国红军子弟小学语文组教师归纳出的本节课知识要点,几乎同步推送到家长群;兴国一小教师则根据课程内容轮流设计好家庭作业,交由教研组审核,并向全年级统一发布。
兴国各校在实践中琢磨探索出了诸多“解惑”方式:许多教师开始了临时性“直播生涯”,钉钉、抖音等直播平台都活跃着他(她)们拆解难题、复盘作业的身影。
兴国中学组织骨干教师轮流对疑难点进行直播答疑,不仅减轻了教师们的负担,还提高了直播课质量。
农村学校没有流畅的网络优势,但自有妙招:赣教云平台没有初中化学录播课,崇贤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师周洪福自己用手机录制40分钟的课程,上传至优酷视频,分享给本年级学生。崇贤乡崇义小学教师郑香,把每一个易错题都录制成大约3分钟的小视频,发至家长群,小视频教学因其方便实用风靡整个兴国教育圈。
悄然坚守
线上教育进行中,兴国县教研室发现,不少学生和家长逐渐进入了“倦怠期”。
如何指导各校有效地保持教学热情,带动学生和家长保持学习动力?
各校教师们创新出各种奖励措施:对有进步的孩子“特许”作业选择权;表现优异的孩子则随时可能收到一段有趣的小视频,或者一段优美的诗词朗诵……
线上班会课、作文公益课、写一封信、画一幅画、出一张手抄报,举行一场云升旗仪式……各种德育课程的开启,为学生输送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群人的辛苦付出。
兴国南坑中心小学教师李芳,家住四处环山的南坑乡中叶村,家中通讯信号不稳定,为了保证每天的线上辅导,她每天都要环绕盘山公路骑行至中心小学开始一天的线上教学工作 。
兴国实验小学教师钟兰,既是几十名孩子的老师,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每天,她除了要完成自己学科的听课、课后辅导、作业批改,还要监督自己孩子的学习,包揽家务。
作业的批改也让教师们的视力和脑力大受考验,有些教师一人兼顾几个班,每天需要编辑批改的图片作业就有四五百张,每两三天就得清理一次电子相册……
有些家庭因为家有两三个孩子错时线上学习,不清楚学生究竟什么时候需要答疑和提交作业,教师机不离手,每隔十分钟就得翻看一次手机。
高中作业中的主观题以及求证题,步骤繁琐,信息量大。平川中学教师谢建生常常为等最后一名学生提交作业而忙至凌晨。
云端后,一群人悄然坚守。(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甘甜 通讯员 熊婕)
作者:甘甜 熊婕